2022年,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增加30元到每人每年350元,低收入人群繳費壓力加大
就此次中考成績而言,最大利好在于交大附中等一批“準六小強”高中,有機會收獲較以往更加優質的生源,反映在數年后的高考里,就可能會對現有格局產生沖擊
學生工工潮來臨正遇企業需求萎縮,勞動力市場短期供大于求,涌現9元/時的低薪崗位
VIP陪練的外部投資機構零對價或少量現金對價退出,小音咖收購時,賬上還有一億現金。上海警方已介入調查
正式稿實質變化不多,簡易續約規則有所收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進一步完善
新高考模式已覆蓋中國大陸總人口的97.91%,對學生填報志愿,對大學設置專業,對中西部地區高中調整教學資源,都提出了新要求
這也是連續第三年公務員面向應屆生擴招。以國考為例,在國考招錄整體人數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僅面向應屆生招錄的人數占比由2019年度的39.17%調整至2022年度的67.3%
國資委要求,今年國資國企招收高校畢業生人數要在去年基礎上有更大的增幅。目前,相關國企正積極落實國資委要求,評估擴招規模
多地規范清理和規范機關事業單位津貼補貼,教師突遇降津補、退獎金、收入縮水
小音咖是第一家爆雷的大型素質教育培訓機構
中小學非畢業年級、幼兒園繼續暫緩返校。6月16日0時至15時北京新增感染者13例,均為隔離觀察人員;朝陽區6月16日至18日繼續三天核酸篩查
小微企業作為畢業生主要雇主受疫情影響較大,本科生脫產備考公務員的比例五年翻番
“無訪”社區考生享中招優惠并非新規。河南部分縣區近年均以中招降分錄取、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等“教育傾斜”手段,鼓勵建設信訪“無訪”村或“無訪”社區
此前,北京高職生可報考的省考崗位不到總數的1%
中國內地正成為香港中學生非本地升學的首選,赴內地就讀每人每年最低可獲5600港元補貼
“校額到校”推廣到北京全市范圍,并涵蓋民辦校,名額分配仍為不低于50%原則
香港的醫生薪水頗高,即使是公立醫院的初級醫生,月薪也在7萬至12萬港元之間
隨著就業難年年加劇,意在延長應屆生身份紅利、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擇業期”制度,正逐漸暴露問題
目前各地均已取消了返鄉學生的集中隔離費用,但此前已繳納的隔離費卻執行不一,有的省份可以退回,有的省份無法退回
部分高校將畢業證、答辯、評優等與就業協議掛鉤,催生學生虛假“就業”行為
北京共有54728人參加高考報名,除前期高職自主招生錄取考生外,參加6月高考考生共48693人
疫情之中,有的學生只能從網課直接走向考場,有的學生則封閉在學校之中等待考試到來
將新冠陽性、密接、次密接、紅碼、封控區考生由“不得參加考試”改為“不得在常規考點參加考試”
中國國際教育體系中最頂尖學生數年來朝著海外第一梯隊高校的努力付之東流,情況幾乎無解
統一高考和錄取不受影響,但強基計劃和藝術類高考因分別涉校測、提前批錄取等,相關招錄流程仍待理順